首页 | 部门简介 | 办事指南 | 规章制度 | 平安建设 | 保卫新闻 | 安全教育 | 资料下载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安全动态 >> 正文

复旦大学投毒案反思——心理教育不可小觑

时间:2013-10-12   编辑:   审核人:  

走进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大门,几十米开外的运动场围栏上,一条条用丝线穿起的白色千纸鹤,在风中不断地摆动。

每天早上急着去教室和实验室上课同学们,路过这里的时候都会放慢匆忙的脚步。

“哀思化作千纸鹤,只只寄托悼念情”这上千只写满寄语的纸鹤是同学们为在投毒案中不幸离世的黄洋同学亲手折的。黄洋的遭遇牵动着许多同学的心,大家希望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寄托无限的哀思。

4月25日,上海黄浦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犯罪嫌疑人林某依法批准逮捕。室友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洋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4月1日上午,黄洋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救治无效于4月16日去世。

来自汕头的林某跟黄洋一样在学习成绩上一直都十分优异,但是身边的同学多表示他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际。

黄洋不幸离世已经有两周左右的时间,但是对于那些一直关心和爱护他的人来说,他的离开仍然是个难以接受的现实。

高中时的好友王志伟说直到现在黄洋的父母也无法接受黄洋因为寝室里发生的小事而被室友毒死的真相。王从黄洋出事开始就一直陪在他父母的身旁。

王志伟说:“黄妈妈现在情绪极不稳定,她每天什么也不说就是不停的哭。看到儿子死的这么惨,老俩口肯定心如刀绞。”

黄洋是家中独子,也是父母的唯一希望。他的爸爸妈妈很多年前就下岗了,母亲由于一直有慢性病无法工作,全家的生活来源就靠爸爸到处打零工。

王志伟说他非常担心失去黄洋后老俩口今后的生活。黄洋所在的高中和大学都发起了为他的募捐活动,希望可以尽绵薄之力帮帮两位可怜的老人。

黄洋在学业上的成绩是老师和同学们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他又以第一名的身份通过初试,没有人会怀疑他会顺利的通过博士考试的复试。

然而就是一杯透明的水,彻底的改变了他和林某,以及双方家庭的命运。

黄洋被投毒的遭遇让许多人震惊。这也同时让人们又想起了被大家已经遗忘多年的另一起国内著名高校发生的依旧悬而未决的投毒案。

19年前,相似惨剧也发生在清华大学女生朱令身上。如今朱令全身瘫痪、100%伤残、双目近乎失明、大脑迟钝,如果不是当年的铊中毒事件,她也许将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说到大学,人们都会想到“知识的殿堂”,“人才的聚集地”,许多父母含辛茹苦,学生勤奋苦读,只为了挤进大学的门槛。很多人认为,大学生就是文化素质高的代表,只要进了大学,前途一定是如花似锦。然而近日的几则新闻,却对这样的观点产生了巨大的抨击。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对黄洋和林某的惋惜之中的时候,国内的几所高校接连发生命案和严重伤害案件。高校校园安全和大学生心理问题成为近期关注的热点。

4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宿舍楼内,住同一个宿舍的舍友,为点小事起了争执,一方冲动之下持刀相向,最终使同学伤重身亡,酿下惨祸。目前,行凶者已被南京江宁警方刑事拘留。

4月17日南昌航空大学一栋研究生男生宿舍发现一具男性尸体。南昌航空大学宣传部证实,死者疑为该校研究生彭某某,目前警方正在进行调查。

多条高校杀人事件让人看了痛心又担忧。

当今社会,许多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学会宽容和忍让,教导他们如何与人相处。高学历并不代表着高素质,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应当是多方面的,心理和素质教育必须放在首位。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北京市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蔺桂瑞认为复旦大学投毒案看似是一起偶然的事件,实际上还是有其产生的土壤的。

“我们的教育导向,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强调技能教育而对于培养健康的人格、理想、人生观、价值观、平和的态度和情绪,人际关系如何平和的相处上重视远远不够。其实,我觉得这才是教育的最终导向。”蔺桂瑞说。

蔺教授介绍到,“我做了20年的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接触了太多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导致伤害发生的个案。这里面相当大的部分都是名校的大学生、研究生还有博士,我认为如果没有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培养人才再多的技能,学历再高,也是白费,他们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可能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更大的伤害。”

“心理健康学科在大多数学校被定位为边缘学科,学校的重点多放在如何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这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考核的硬指标。”她说。

蔺桂瑞认为,中国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刚开展20多年,在很多地方还不完善,我个人认为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准确的定位,导致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也是边缘化部门,教师待遇低,人员少,缺少经费和职级等晋升机制,导致老师积极性差。有些上万人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却只有一两名老师,且经常调做其他用.

从学生角度来讲,蔺教授认为现在学生缺少一种彼此可以信任的氛围。蔺桂瑞说,很多人认为学生上学衣食不愁,但实际上他们身上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来自家庭和社会。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很阳光的人,其实内心深处是非常封闭自己的。我们曾在学校做过一次深入的谈心,很多同学第一次敞开心扉。结果她们身边的同学惊讶的发现,没想到我们认为那么阳光的你,内心深处藏了那么多秘密。这跟我们调查的很多大学生自杀的案例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大家有机会敞开心扉,也许他们就不会走进死胡同选择自杀了。

她说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一要靠同学间互相关心,二是,辅导员不仅要关注大家的事务性事情,更要跟学生成为朋友,多聊天谈心,取得同学的信任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三、任课老师也要不仅上课,更要多关心同学,多交朋友,多学一点心理方面的知识,对学生和自己都有好处。

“多创造学生间和老师与学生间彼此可以谈心的机会、普及心理教育、全社会都投入重视心理教育工作而不是出事了以后才想起来重视一阵子就过去了。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沟通方式,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她说。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张继明对于复旦和近期发生的几起高校伤害案子有一点不同的看法。他说看到这样的惨剧发生,他感到很痛心。但是他觉得这些还都是个案、偶然,并不具有代表性。不能就此说我们的大学生群体就是问题群体,其实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心理都很健康、阳光,处理人际关系比较好。

而且假设这几起案子都与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关,这种严重程度也在高校心理问题中不具有代表性。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很多结果是自杀,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危机干预工作。

张老师说,“我觉得对于复旦大学的投毒案之所以社会关注度这么高主要还是因为一发生在著名的高校,二受害学生成绩优异十分优秀。”

“我们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人际关系,学习就业问题和压力问题。而这三者中人际关系方面的更多些,主要表现为恋爱、师生和同学、舍友之间。这个问题在大学新生中相对比较突出,因为刚脱离父母的全方位呵护,一切需要自己照顾自己,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但是复旦的案子发生在研究生阶段,还是比较少的。”张继明说。

张继明介绍到,“我们心理咨询室从90年代成立至今由最初的两位专职老师,到现在有6位,师资力量的逐渐加强。而且这几年也明显的感觉到前来咨询的学生数量有所增加。这并不是说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是表明大家心理健康的意识在增强。”

张老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他说,“从我们前来咨询的同学中我们发现90%的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其根源都在父母、学校和外部环境对他们的不好的一面的影响,过去的心理健康教育严重不足。中国的教育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精英教育、唯成绩论等,心理教育缺失严重。

“同时,学校的心理教育在很多学校也不受重视,学校教学资源不均衡。国家这几年应该说在这方面有所改进,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停留在出现问题了才重视的阶段。”他补充道。

“心理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处理纷乱的人际关系其实在有些高校没有真正受到重视,但是从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发现其实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姚萍老师说。姚老师去年的课被安排在一个可以容纳220人的大教室,但是由于选修的学生太多根本坐不下,所以今年学校给她安排了一个更大的教室。

“跟早些年的学生相比,新一代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已经习惯了有爸爸妈妈的关爱在身边来解决所有的麻烦。所以一旦遇到问题或受到打击,他们很容易迷失甚至走向极端。另外,他们在处理社会冲突方面可能得到的锻炼不够,没有很好地学习到有效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他们更多花在学业的学习上,而没有重视处理情绪调节问题。”姚萍说。

对于学生心理危机的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应急预案三步骤,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是在教师层面上,辅导员,班主任提前干预体系;二是学生自我干预体系,每个班级培养心理委员(雪绒花使者)由专业心理学专业老师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培训指导,他们可以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发现一些问题,为同学提供初步指导;三是到心理咨询室接受专业的干预

张继明说,我们实行几年来,感觉效果非常好,可以最大限度的尽早发现问题。(资料来源:中国日报2013年5月6日 )

 
版权所有©山东交通学院安全管理处